关注CCTV公益新闻,本网站与央视网、中央电视台无关。

       

嘉庚学院三下乡:再寻非遗文化,践行工匠精神

时间:2022年9月19日

8月20日电(通讯员 刘姝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子组成古韵遗艺实践队落地调查福建泉州南音、江苏南京云锦、江苏无锡绣,去走访了解调查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并,利用镜头与文字探寻发展非遗文化之策。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古韵遗艺实践队成员兵分三路,有序分批前往福建泉州、江苏南京、江苏无锡三地。

泉州南音,是中国古老乐种。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的泉州、厦门、漳州一代,统称“泉州南音”。是一种使用闽南语演唱且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里面有关南音的展示)

在实践过程中,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郑芳卉老师表示,福建省相关主管部门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泉州南音的保护工作,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对南音资源的统计以及南音人才的培养, 在多个地区兴建了南音陈列馆、南音博物馆和南音基金会, 中小学校纷纷开设南音课程, 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南音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先是语言不通,南音发祥于福建泉州,发音极具闽南地方特色,因此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再是南音的唱腔拖拉冗长,初次听者常会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倦感,很难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锡绣,江苏无锡地区刺绣的简称,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绣早在明朝中叶就作为贡品上奉朝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影响,锡绣渐渐从高点滑落。

(薛福成故居 人物精微绣)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锡绣中双面精微绣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双面精微绣作品,锡绣传人提到“双面精微绣既要微小,又要惟妙惟肖”。双面精微绣最讲究的就是用线的技巧,捻松线是基本功,一根丝线被分成七八十份,用七八十分之一的丝线,在人物的脸廓上绣出眼睛、眉毛等细微处。这样做出来的精微绣远看时立体感、层次感很强;近看时人物的神态表情形象逼真,甚至可以用放大镜去品味里面的每个细节。因为这些绣品卷幅微小、绣纹精细,其技艺风格堪称精巧微细,故而名之为精微绣”。

赵红育曾说,人未亡,艺将绝!但是,像精微绣这样的绝活儿技巧,并不是谁想学就能学,谁想传承就能传承的。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无锡精微绣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时代在改变,锡绣等非遗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适应时代的发展,继而得以持续传承。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无数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云锦”就是其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图为南京博物馆)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在国都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云锦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制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南京云锦以特殊的浮雕、镶嵌技艺,表达出特殊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魅力。

(图为南京博物馆内 织造师傅加工编织云锦)

着此次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中,成员们或许体验参观的非遗文化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来自非遗传统文化技艺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使南音、锡绣、云锦等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和生活。这些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瑰宝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灵魂,保护并传承这些传统丝织手工艺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随着体验活动的不断深入,成员们对非遗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践行青年使命,共同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Copyright © by CCTV公益新闻,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