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CCTV公益新闻,本网站与央视网、中央电视台无关。

       

〖世界名画收藏指南〗携手同心 铸就未来——新中国艺术先锋周永志

时间:2022年3月22日

周永志,1938 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现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外聘书法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评为《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家》。中书协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书法名家”。

师法赵孟頫、怀素、张旭等书法大家融入自己的创造,创新,形成自己的书风,其书法特点,十分独特称著。《中国收藏》评其书法“笔势纵横,淋漓痛快……有强烈自我意识,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香港书家评论他的字“形体美,气势美、意境美”三美结合。《艺术与价值》点评周永志书作“大气磅礴,挥洒自如,一时急泻如风雨雷电,一时平静如松生空谷……”

题写了《长城谣》《黄大年》《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影片片头。在景德镇瓷品,茶具两套国礼器皿上题字。与中国国际集邮网等部门合作出版了三套珍藏邮册。单独出版了四套草书挂历。

先后发表了《在书法创作中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几点思考》等论文和《三十六小洞天》等诗歌多篇。

Zhou Yongzhi, born in 1938, is a native of Dongyang, Zhejiang. He is currently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Research Association, the honorary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Painters Association, a calligraphy doctoral tutor for external calligraphy professors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was rated as “100 Artists Influencing China” by the Art Talen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warded by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s “China’s 50 Most Influential Calligraphers”.

Master Zhao Mengfu, Huai Su, Zhang Xu and other calligraphy masters integrated their own creations, innovations, and formed their own style of calligraphy. Their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unique. “China Collection” commented on his calligraphy a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ripping and happy…with a strong self-awareness and forming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a Hong Kong calligrapher commented on his calligraphy “beautiful in body, momentu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rt and Value” commented on Zhou Yongzhi’s book as “magnificent, swaying freely, suddenly rushing like wind, rain and thunder and lightning, and temporarily calm like a pine valley…”

Inscribed the film titles of “The Ballad of the Great Wall”, “Huang Danian” an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each Blossoms Bloom”. In Jingdezhen porcelain, two sets of national ceremony utensils, inscriptions. In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nternational Philatelic Network and other departments, three sets of collection stamp albums have been published. Four sets of cursive wall calendars were published separately.

He has successively published several papers such as “Some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ing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many poems such as “Thirty-six Little Caves”.

在书法创作中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必须赶快行动

习近平主席已连续七次谈话提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而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一带一路上必须传播的中国文化。故必须就书法创作中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总结,概括出一些有益的“转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推动书法创作。

(二)、首先应搞清什么叫书法,搞清需要“转化”“发展”的内涵。

什么叫书法?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严密、完整的定义。洋洋大观书法古今论著,也未曾有详细明确诠释。“书法”在《辞海》词条中说: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这词条诠释可以肯定两点:一是书法是传统艺术。

二是书法必须在用笔写字过程中,通过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书写出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可见不是一般的无意抄写,仿写,随意性的毛笔写字。

用器物写字,开始只是记事的符号,如用器物在陶片,山顶洞上连续刻划留下的如:牛、羊、日、月的痕迹就是佐证。无艺术性可谈,故不是书法。

后来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明了毛笔、纸、墨才出现毛笔写在纸上的字。开始的写字,也无艺术性可言,也不是书法。

那么从写字演变到书法的发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郭沫若考证“有意识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

可见书法就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来创造,才产生的。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艺术,必须为之自信、自豪!

(三)、在书法创作中贯彻“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创造性转化什么,如何转化?

书法作为传统艺术,在不同年代为不同阶层服务。在封建社会能用毛笔创作书法的,懂得欣赏收藏书法的,都是文人墨客和士大夫。到现在必须“创造性转化”。大力宣传弘扬中华特有的书法艺术,让更多书法爱好者参与书法创作,让更多工农兵懂得欣赏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转化为工农兵服务。

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算美?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问一幅书作有人认为很好,可得金牌;有人认为一般;有人认为不入流。 故云“艺术无标准。”直至现在,哪一次的书法展览公布过“楷、行、草、隶、篆”书法的评比标准?连标准都没有,那么“公开、公正、公平评选岂非空话!

其实每次书展评比都有标准。所有标准都在评委“肚子”里,组织办展老爷的钱袋子里,书协头头的脑子里。故书展,已成了书法腐败的大窟窿。“创造性转化”就必须改变书展评比无标准的“瞎”评,某些既得利益者牟求私利的“黑”评。

高考有标准卷,治理国家有法律,哪一样不比书评复杂?不比书评难度大?再大再复杂的事都能订出标准,想出办法,唯独只有书法只能“瞎’评,“黑”评么?

让所有参展的书法,评比的标准、办法一起在互联网上公布,公开、公平、公正让大家,让评审团公开投票评选不好么?

书法有哪些用途?用毛笔写书,记笔记,写信等实用功能,已被电脑代替了,书法使用功能看似的大为减少了。创造性转变,就必须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的转变而转变。去拓展书法作品生存空间。

书法用途总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去开拓: 一作为艺术品供欣赏。不仅国内人民欣赏,还应推向世界,如创办孔子学院那样,让世界各国人民来欣赏中华文化之奇葩!供研究,研究古代书法之美,研究今天书法创新之美。供收藏,书法是中华文化国宝最值得收藏。不仅国内人民收藏,还应向全世界宣传,让他们也来收藏中国书法国宝。送亲人,送亲朋好友,送国际友人应形成为一种民俗民风。另外是实用,渗透到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方方面面中去,写个性化的厂名,公司名, 校名:用于广告招牌,商标,包装:列入建筑设计规划中去,在建风景区,家庭花园中用书法装点美,在陶、瓷器皿上点缀书法。居室装潢中装饰用书法。多想想,多推广,必定有新的书法发展空间!

(四)、创新性发展什么?如何发展?

书法应适应时代,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发展。首先遇到的就是创作指导思想上的禁固守旧。自己不思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有的人还利用自身地位权利影响、阻碍创新发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子”书法论。

今年搞了一次书法临帖作品展就是最新版的“印子”书法展。据说参展者必须有两份作品,一份是完全一样的 “印子”临帖,临得像复印一样像才好。培养出这样乱真高手,将来社会上将会出现很多几可乱真的“林散之”“沙孟海” 等人书作,定可发大财,真是培养“人才”的胜举,佩服!第二份是创作,但必须有浓重的“师父气”,而且越浓越好,显示传统书法的强基因。我真不知道王羲之的“印子”是谁,如果有,那王派书体的鼻祖肯定不是王羲之。怀素的“印子”是谁?如果有,怀派草书鼻祖也肯定轮不到怀素:要创新发展必须学传统书法基本功,这是进行创新基础,自然不错。如果以“印子”,以有没有“师父气”为标准来衡量书法作品好坏,那就大错特错了,须知这是展出二次就可加入书法家协会成为书法家的选拔赛。这是用“入会”把书法爱好者圈起来,框起来,是不利于新生书法家的诞生的。须知学书应以百家为师,应道法自然,以百家之长为营养,以“自然”为创新源泉,融汇贯通,琢磨苦练,动脑动手,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时代特色。“印子”书法论者要把书法引向何方?

书法创新发展必须以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去不断探索,逐渐推进,创造出具有时代风貌的书法。

我们当代书法风貌该是怎样的呢?

对此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是“有情的国画”“无声的乐章”“纸上的舞蹈”“不见中的云海”,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书法家, 应该创造出完全以中国汉字为素材的只用单一墨色的,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品。也就说,应创造出一幅幅近看是幅“字”,远看像幅“画”,能产生视觉美的通感,听觉美的通感,动觉美的通感的书法艺术作品。如不能产生通感的作品就是字,就是记事的符号。

是不是沈尹默在胡謅:古代著名书法理认家、书法家早有此记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书者抒也”。是说书法可抒情,情动声发,即有韵律感。杨雄说:“书,心画也”,是说书法可以像画一样把心思表达出来,如怀素《自叙贴》中也说其书法如“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土拨山伸劲铁”,这些都是从观书法作品后产生的如画之通感,如鲜活之通感。

书法这么美,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要求我们“创新性发展”它,不能“只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孙过庭语)。所以,我们首先应深入体会古代书法家美的“所致之由”。

概括“所致之由”大约有三:一有志于书法,肯下苦功去练。“笔冢”“池墨”就是苦练的佐证。二、学百家之长,融汇于一身,智巧兼优,自成一格,尽力追求翰不虚动,下笔生花。 三,道法自然,孙过庭曾说过:点画中,“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字形中“有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章法中“有绝岩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笔法上“有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墨法上“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布局上“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崖,落落呼如星之列河汉”。

张旭说:“公主担夫争道”得笔法

“观公孙大娘舞剑”草书长进,

时代新科技突飞猛进,时代风尚不断更新,时代审美观日新月异,应根据时代需要,去探索创造出具有时代风貌的新书法。

新时代书法应从古代单一线型书法美,向字的形体美、行笔气势美,墨白和谐美,布局意境美,向造型美的方向发展,强调美的魅力的塑造。

如何让创新发展,展现当代书风呢?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说: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性。

书法是艺术,是视觉艺术,自然也可以从创造一个个 “有意味”的形式“着手。”“有意味”形式在这里含义有两层,一是用各种特殊方式将线色组合成形式,二是要考虑书法是视觉艺术,给人观看的,应该让观者觉得‘有意味’能产生各种通感得到美的亨受。两者有机的融合,才是“有意味”的形式诠释。

可作如下“意味”造型(形式):

1、点画造型

点横、竖、撒、捺、提、勾等笔画是组成字的零部件,熟知这些笔画能给观者的那些美感,便于在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时,能灵活运用这些笔画,并恰到好处。

就一般说,内擫点画边角方折,棱角分明,有冲击力,视之有阳刚之气;外拓点画,边廓圆转存筋藏锋,视之圆润,偏于柔媚娇美。

2、字结构造型

是将点画,根据组字规律,组成一个个的汉字。这不是平常的写字而是有创意的组合,要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哲理,有意让其中点画左右倾侧,相互冲突,然后又通过一定组合协调,空间留白的互变,形成一个个“活” 字。也就是字的结构中融入了绘画的意象造型。

3、字组造型

比字更大组合就是字组,为了增加书作的美感,有时要使用纵长型字组(即拉大字距,或把方块字拉大成纵长型)或扁阔型字组(即缩短行距或把方块字拉大为偏廓型字)也就是八大山人说:“将写意画的神采意绪渗入进书法”由此控调章法造字组之美。

4、行的造型

行是字与字组的连缀书写,错错落落,大大小小一气写下去会产生行笔节奏,展现韵律美,跌宕起伏展现气势美,行与行间边廓,你收我放,你偏我斜,你俯我仰,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美的花絮。使书法成为表现写意画的另一种形式“书法写意”。

5、区域造型

为了创造逐部区域意境美,可运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遥相呼应的哲理,把区域内的“结构造型”、“字组造型”“字行造型”……进行特殊的有意味的组合在一起, 如八大山人说的自觉的把绘画的幽默感和生命活力意绪融入其间,形成局部意境美。

6、墨色造型

古人书法主要用于阅读,故用墨变化深受局限。现代书法主要用于观赏、装饰、收藏,时代审美要求书法字字有精神,有动感、要求幅幅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进入专业书法人的时代。

众所周知,构成美,艺术品主要靠线条与色彩的组合。书法中的色彩只有墨色,故要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书法作品,传统的墨法就必须有创造性的转变,有创新性的发展。

转变发展之处主要用三: 一是必须打破书法中“算盘子”似的模式排列,敢于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墨像绘画的用彩一样拨墨,既有粗笔重墨区块也有细笔淡墨飘逸区域,还应有飞白衬墨区。二是必须用笔用墨结合起来思考。离开笔法讲墨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例如要写出一个,抒发豪气的字,就应粗笔重墨写大字,而且字周围还应留有足够空白,以白衬墨字。再如为表现繁花似锦意境,就不妨用细线淡墨密写小字,构成各不相同有意味字组或区域。三是必须研究用墨视觉效果。一般而言细笔淡墨,给人远远飘渺之感。粗笔浓墨给人的特写之感。淡远浓近墨会产生视觉效果。

浓淡墨之差还可用来抒情,粗笔重墨往往给人雄健豪放之气,而细笔淡墨则给人以潇酒空灵之感。不揣浅陋,抛砖引玉。

周永志

2017.6.14

如何拓宽书法生存发展空间杂议

周永志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用毛笔写字时代已经过去;即便钢笔铅笔、圆珠笔写字也逐渐被敲击键盘,声控录音,所代替。著书立说吟诗谱曲都不用笔了。书法生存发展空间十分狭小。

面对这样现实,传统书法应如何发展才能争得生存发展空间,已成了当前书法界亟待探索解决的实际难题。

作了一些极初浅的观察分析与探索后,现先发点浅议,诚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作更深入调查研讨,破解难题。

我以为破解难题可从几方面入手:

一、坚决贯彻“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方针,创造出一批赏心悦目,充满时代气息,令人爱不释手的书法作品是争得书法生存发展的根本(事物生存发展的内因)。俗语打铁先得本身硬,只有书法本身具有顽强生命力,才能成长发展。所以实实在在办些探讨“双创”研讨班、培训班和书展等,尽可能快,尽可能宽的动员书法是贤能之士,创造出一批时代新作。是争得书法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关键。

贯彻“双创”方针,推动书法的更新换代,书法史已作了佐证。

书法起于何时,郭沫若说:“有意识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然后进入到书法的更新换代“晋、唐、宋、元、明、清”……

书法是带有时代气息,展现书者精气神的艺术,任何著名书法家都是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前题下“双创”出自己独特的书作,形成流派的。王羲之书作的“自然、奇趣、豪放”,在王派书法之前有么?如有,王派书法在创始人就不是王羲之了。同样欧阳询书作的“险劲”“平稳”,颜真卿的“刚劲”“雄浑”,柳公权的“清瘦”“秀丽”……

都是创造创新的更新换代书作。正如宋朝大书法家苏轼所言“书无常法”,主张要有自己的见识,创造出自己书作的新风,而不是前人字贴的复印件,名人作品的相片。

二、书法是中华文化核心的元素,是举世独有,值得自豪、自信的祖祖辈辈传承发展下来的智慧结晶、民族魂宝,是中国特色文化象征之一。故必须并通力合作弘扬中国书法,让推广使用中国书法形成社会风尚。

诚望文旅部能提倡全国所有风景区,尽可能增添一些中国书法景观,突显中国景区“中国特色”,诚望建设部在规划各种建设时,可能范围内使用一些“书作”,彰显新建筑的“中国特色”。在新的居民小区、楼堂、馆所建中,也同时彰显一些“书法”景观。

至于教育部弘扬中华书法更是职责所在,更应全力施为。

总之,亟盼举国上下统力施为,形成一种弘扬推广施用中国书法社会风尚。

这是书法生存发展的关键保障。

三、尽全力拓宽书法艺术为各业服务中的生存发展空间。

书法是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必须贯彻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如何结合,如何服务,都值得探索总结。

关键问题在于双方都要真诚的意愿,书者应有和极服务意愿,对方应有喜欢接受服务的意愿。

譬如:工农业产品包装设计,商标设计,尤其是酒类、果品类、土特产类、设计包装方面都是大有可为的。

至于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片头题字,剧中书画等都可结合。

加强中国制造的中国特色,加强中国产品中的中国特色,彰显中国书法魅力,是大有可为的。这个领域十分宽广,做得好能为书法生存发展拓宽到巨大空间。见图、图二

四、必须在中外收藏界中提高中国书法的魅力,提高中国书法的声望,更重视对中国书法的收藏宣传。

全世界的文字能创造成艺术品的唯有中国一家, 源远流长儿千年不间断演绎发展到现在的就此一家。

西洋画重在物的形,中国画重在物的形上展现神彩,即写意、书画同源,中国文字象形、会意、形声可以说是物形的写意再写意,概括再概括,抽象再抽象。所以每一幅书法都可以认为是抽象画,所以书法可以是近看是幅字,远看是幅画(抽象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书法是抽象画故能引发观赏者的各种通感,视觉美、听觉美、动觉美,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是”有情国画”“无声的乐章”“纸上舞蹈”。

古代书法家怀素说人家说他的字如“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这些都是观赏者观赏书法作品后产生的“视、听、动”觉的通感。

中国书法如此之美,身为中国收藏家自然更应有文化自信,更珍视收藏中国书法。不仅自己推收藏,还应向同行世界收藏家宣传推广,让他们也收藏中国书法。

像孔子学院样, 把中国书画推向全世界。

浅薄杂议,意在抛砖,诚望同仁一起来探索解决难题。

Copyright © by CCTV公益新闻,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